当前位置: 新葡萄8883官网AMG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4-08    浏览次数:

2024-03-26来源:长江日报作者:佘明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层面的集中展现,是中华传统文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向现代文明变迁的整体性表达,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从社会主义文明的角度考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可视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是最先进的文明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关于文明一词的定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简单说,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不断进步的状态以及所达到的较高水平,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程度、精神积淀和开化状态。

文明具有历史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中,文明具有不同的历史特性。原始社会人类处于野蛮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开始分化,同时,出现了数学、几何学及政治、哲学、法律、道德等各门具体科学,人类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新的文明产生于原有文明的土壤之中,在批判与继承原有文明基础上不断创新。

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来看,可纵向划分出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形态存在层次上的递进更替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迄今为止最先进、最科学的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之所以比以往的社会文明更先进,首先在于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这样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文明产生之前,其他几种文明类型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阶级统治基础之上的“文明”。这些文明有名无实,恩格斯甚至将这些所谓的文明时代称为人类的史前时期。恩格斯认为,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使人们之间的“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的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只有从这时起,才揭开了真正人的历史的序幕,“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由此,人类文明才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文明才开辟了“真正的人”的文明的广阔发展前景。

社会主义文明以最广大劳动人民为服务对象,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文明产生前的诸种文明中,创造社会文明的广大劳动者不仅不能充分享受文明的成果,反而越来越被“工具化”,人最终成了“单面人”。社会主义文明则不然,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主题和目标。在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链条中,社会主义文明将为未来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准备条件、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只有在社会主义文明中,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才第一次真正成为服务对象。列宁曾说,社会主义文明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文艺的服务对象时提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的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在人类没有彻底实现自由解放之前,文明时代总是存在阶级对立、剥削压迫、侵略战争等矛盾甚至对抗,存在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斗争。资本主义倡导的自由、平等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其始终没有克服和消除弱肉强食、侵略扩张等野蛮本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给全世界无产者指明了摆脱奴役的出路,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达到高度的文明。到那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人类文明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

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视野中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自1516年人类思想史上首部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问世至今,世界社会主义已经历500余年的历史沧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正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事实上,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准确把握当前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格局中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灵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辩证统一。世界社会主义自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六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预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光明前景。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模式逐步形成。20世纪50年代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相继学习苏联发展经验。此外,亚洲的越南、老挝、朝鲜和南美洲的古巴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均不同程度地学习借鉴了苏联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当今世界有100多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存在多样性,但“在规避、超越或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痛苦和代价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程度的共通性甚至共同性”。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实践都明确表达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并在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原则。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而且要确保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两个结合”使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条道路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走出来的。“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坚持“两个结合”,党带领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五个方面: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内在联系。

突出的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根本属性。“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长期发展形成了大一统的共识,表现为在文明传承与发展中始终坚持多元一体、团结奋斗的统一性。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生成并非单一形态,而是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等若干地区多元酝酿、融合发展的过程。“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数千年连续发展而没有中断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突出的统一性之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强调家国情怀,坚持胸怀天下,倡导天下为公,实现天下大同,这与社会主义文明具有一致性的社会追求,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相通相连。

突出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极化解冲突,广泛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表现在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存在差异的多种士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越是包容,就越能得到广泛认同和共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协同推进。“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当然这种包容性也并非无条件地兼收并蓄,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基本秩序的遵守上,是有原则的宽容和接纳。中华文明尤其具有深厚的民本思想,“在天地万物当中,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下共治理念,坚持“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通相融,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深厚的政治思想基础,让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深刻影响世界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国际力量对比也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正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展现了既不同于中华传统文明,也不同于西方既有文明,同时升华了社会主义文明的文明新形态。

世界整体力量对比趋向平衡与共生是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如恩格斯指出,“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每一种力的存在都对人类历史的合力有所影响,减少内耗、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加法、不断凝聚合力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破零和博弈,在世界力量对比中不断增加平衡力量,减轻失衡风险,是引导世界百年变局向着和平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期,增长乏力、政治极化、社会动荡、资源环境等问题凸显,主要大国之间的传统贸易关系也出现摩擦,一些老牌发达国家和大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也发生了深刻调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当代中国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复杂、更艰难,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新的方案、给出新的解答。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也正在从一种全新的理念转化为世界各国团结互信的实际行动、从人类美好的愿景转变为生动的现实。建设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人类现代文明新图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必能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6 新葡萄(8883·AMG)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hzlyjy.cn